女性力量在影视行业中,向来不可或缺。哪怕是在摄影、剪辑、录音等男性占据绝对数量的技术类岗位,也不乏女性身影。
早在 1967 年,美国著名影片《雌雄大盗》中,女电影剪辑师德德 · 艾伦打破陈规的剪辑手法便获得了盛赞,美国陶森大学电影学教授格雷格 · 法勒说,《雌雄大盗》和《江湖浪子》是电影剪辑史上的标杆。艾伦为电影剪辑所做的创新已完全融入到当今的电影业中 。
她们用自己的从业经历证明: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,属于女性电影人的道路和一切有志于此的人之间,并没有那么大分别。
大银幕上,从不缺因为色调而闪闪发光的作品:《天使爱美丽》通过光线和色彩的碰撞创造了独特的影调,成功再现了具有诗意现实主义氛围的巴黎;《德州巴黎》中用红绿的交替浓重色调表现出主人翁无法排解的孤独……这背后便少不了调色师的功劳。
简单来说,调色师也叫补光师,是通过控制色彩变幻和光影变化,给电影画面加分的工种。
由于较高的入行门槛和工作的小众性,无论国内外,好的调色师一直处于稀缺状态。
付舒认为,调色岗不只是服从于导演命令的技术工种。调色师的创作工作,也是一个与导演互相激发创意的过程。 我希望我是一个可以帮助电影叙事,帮助它讲故事的角色。我希望我可以带给每个片子,属于它自己的影调 。
说起这儿,这个爱笑、还养了一只可卡犬的姑娘感慨道, 必须承认,在最后时刻,即便勤奋如我,也绷不住了,差点崩溃了。不过,虽然过程辛苦,回想起,这依然是一份美妙体验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